11月7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忆平教授应邀到365英国上市公司在线进行学术交流,并以《生物固氮的合成生物学进展》为题给广大师生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助理教授陈丽邀请,姚瑞枫教授担任主持,学院众多师生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
王忆平教授的报告主要分享了其课题组在“微生物固氮系统”领域的研究成果,着重介绍了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在微生物中构建超简固氮系统的最新进展。王教授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植物与微生物固氮研究的发展情况,然后,详细讲解了其课题组近年来在微生物固氮领域的研究成果。王教授主要以模式生物大肠杆菌为底盘,利用合成生物学的手段,重构并确定了最简产酸克雷伯菌钼铁、铁铁固氮酶系统;并证明源于植物不同靶细胞器的电子传递链与固氮酶的可配性。
报告期间,王教授通过分享自身科研经历、讲述自身科研思考方式,为在场师生提供了宝贵借鉴。王教授关注的科学问题新颖,报告内容丰富,讲述方式生动有趣,引起在场师生浓厚的兴趣,与王教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报告人简介:
王忆平,北京大学生科院教授,曾任北大生科院副院长,长期致力于生物固氮的研究,曾两次担任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计划生物固氮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为国际固氮筹划指导委员会成员。长期从事生物固氮研究,并取得了国际同行高度认可的研究成果。特别是近年来,在固氮合成生物学方向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1)以模式生物大肠杆菌为底盘,重构了产酸克雷伯菌钼铁固氮酶系统,并构建了该系统的“超简固氮基因组”;2)重构并确定了铁铁固氮酶系统“最小基因组”;3)证明源于植物不同靶细胞器的电子传递链与固氮酶的可配性。以上成果得到国际同行高度评价,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先后两次发表评论文章(Commentary):以“Extreme bioengineering to meet the nitrogen challenge”为题的文章认为以上研究将彻底改变学界将精细的生物固氮系统转移到异源宿主中的方法,在构建自主固氮植物的方向上做出了突破性进展(a groundbreaking advance);以“Keeping the nitrogen-fixation dream alive”为题的文章认为以上研究是渐进的,并且极其重要的里程碑进展(milestone),从而重新唤醒了实现农作物自主固氮的梦想。